第三七一回 梦坡斋中 会稽师爷_红楼贾兰:今晚省亲,要不要逃?
快看小说网 > 红楼贾兰:今晚省亲,要不要逃? > 第三七一回 梦坡斋中 会稽师爷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三七一回 梦坡斋中 会稽师爷

  梦坡斋内,一名文士手里提着一把折扇,略带惊讶地打量着贾兰。

  此人看上去大约三十多岁,身着青色圆领袍,有别于生员的襕衫足可见此人有着举饶身份,是以民间称中举桨青袍易蓝”。

  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此人生的相貌端雅,真真是一位古典美男子,浑身上下透着一股卓尔的自信,手里把玩着一把没有张开的纸扇,背抄手默默站着,聚精会神地看着贾兰。

  感受到对方的视线,贾兰目光投来,两人短暂地眼神交汇,随后相视而笑,各自都有些吃惊。

  贾兰暗想:“这是祖父新请来的清客?还是举人?真是稀奇!”

  仔细端倪,此人一身气场很是不俗,感觉上甚至与身边的贾政仿佛,但贾兰两人气场并非同一类。贾政虽然为官多年,可身上并没有李玄着、盛宏等人身上的“官气”,更多的是一种勋贵人家自带的贵气。

  而眼前这位中年举人身上的气场既非“官气”和“贵气”,也不同孔家门主孔际瑞和盛家长柏身上所散发出来的“文气”,而是一种全新的,贾兰从未遇到过的气场。

  饶有兴致的贾兰不自觉地观察着对方气场。

  见闻的增长往往就在这种不经意间的发现当中,贾兰一下就沉浸在了这种感觉之郑

  中年举人此时同样心惊。

  他接受贾政延揽,除了别的原因,更多在于对贾兰的几分好奇,想一睹这位新科会元是否徒有其名,如今见了面,自问阅人无数的他顿时就被贾兰身上那股独特的气质给吸引住。

  等贾兰从那种莫名的感觉抽离出来,感觉自己有些失礼的他打算随口找个话题,于是便向贾政问了下卜固修、单聘仁和胡斯来三位清客相公的近况。

  未料话音刚落,贾兰便感到气氛有了些变化,除了中年举人,无论贾政还是余下的几位清客脸上露出了些许尴尬。

  短暂沉默后,贾政轻咳一声,带着几分赧然的脸色对贾兰道:“三位相公因家中有事,已经先行与我告辞了。”

  “哦……”贾兰心念微动,点零头也没有再追问,朝那位素未谋面的中年举人拱了拱手:“不才荣国府贾兰,敢问先生名讳?”

  贾政仿佛就等着贾兰开口,一下子接过话头,热情地介绍:“这位是从南省会稽来的方东升先生,字敬斋,淳治元年的举人,是你的前辈。”

  会稽师爷!

  听了贾政的介绍,贾兰脑海里腾的一下冒出这么一个名词。

  会稽一带文风鼎盛,换句话就是读书人多,因此科举竞争相当激烈,导致折叠效应,使得一大批在别处属于顶尖的人才在会稽本地只能归入中游,出人头地的不易,加上当地人不恋乡土,于是其中不少人就当起了师爷。

  到了前明末年,顾炎武在着作中写道:“今户部十三司,胥算皆会稽人。”

  他们无官无职却能参与政事,渐渐地成为一种现象级的文化。

  【眼前这位,莫非便是贾政请来的师爷?】

  “哎!东翁这话却是折杀我了。”方敬斋笑着站起双手抱拳:“贤孙年纪便着书立,诗会上也是才名无双,杏榜名列首名。在科举路上学无前后达者为师,我又有何颜面在会元郎眼前班门弄斧自称前辈?”

  他话时语速不疾不徐,并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清高与倨傲,反而自有一种格致,让人心生好福

  贾政笑容不减,不住地赞道:“先生通古达变,有大才,又岂可妄自菲薄?”

  一旁的清客相公们也纷纷点头附和起来:“方兄有社稷之器,非百里之才也。”

  “是极是极!”

  “方兄不必过于自谦!”

  贾政道:“兰儿,你不知道,在此前清丈田亩一事上,方先生几次替尔祖父出谋划策,才让我得以几次渡过难关!”话语之间贾政尚且带着一丝后怕,以及对方敬斋的钦佩,后者闻言再度拱手谦虚,不住地道:“东翁过誉了!”

  话虽是奉承的话,可从贾政口中出,让方敬斋嘴角不禁上扬,笑影更深。

  来了!贾兰微一凝神,终于谈到清丈的事情,佯装好奇地问:“坊间对座师大人这次在顺各地的清丈田亩各有各的传言,有人甚至诳言此事恐有动摇国家根本之忧,不知祖父可否替孙儿解惑?”

  贾政“嗯”了一声,捋了捋下颌胡须,孙子的好奇并没有引起他的反感或者不安,反倒让他觉得有些安慰。

  正当他准备开口时,忽然心念一动地看了一眼身旁的方敬斋,便改口道:“此事兰儿你不妨询问方先生。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kkxs9.cc。快看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kkxs9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